中國西藏網(wǎng) > 專題2023 > 紀念毛澤東誕辰130周年 > 珍貴照片

珍貴照片:毛主席與人民群眾在一起的經(jīng)典瞬間

發(fā)布時間:2023-11-28 16:42:00來源: 人民網(wǎng)-中國共產(chǎn)黨新聞網(wǎng)

1939年,毛澤東同志在延安和楊家?guī)X農(nóng)民親切談話。
1939年,毛澤東同志在延安和楊家?guī)X農(nóng)民親切談話。

  編者按:回顧黨的歷史,縱觀毛澤東的一生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,堅持走群眾路線既是毛澤東的重要思想,也是毛澤東的偉大實踐。他用他的言與行,為我們樹立了密切聯(lián)系人民群眾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和作風。他可以說是聯(lián)系群眾的典范,我們學習的榜樣。而毛澤東之所以永遠活在人民心中,也正是因為他始終在與人民同甘苦,共患難。黨史頻道特別推出一組毛主席與人民群眾在一起的經(jīng)典瞬間,同網(wǎng)友一起感受領袖風采,緬懷一代偉人。

  1952年,毛澤東與陜甘寧邊區(qū)勞動模范楊步浩親切交談。
1952年,毛澤東與陜甘寧邊區(qū)勞動模范楊步浩親切交談。

  回顧黨的歷史,縱觀毛澤東的一生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,堅持走群眾路線既是毛澤東的重要思想,也是毛澤東的偉大實踐。他用他的言與行,為我們樹立了密切聯(lián)系人民群眾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和作風。他可以說是聯(lián)系群眾的典范,我們學習的榜樣。而毛澤東之所以永遠活在人民心中,也正是因為他始終在與人民同甘苦,共患難。黨史頻道特別推出一組毛主席與人民群眾在一起的經(jīng)典瞬間,同網(wǎng)友一起感受領袖風采,緬懷一代偉人。

1952年,毛主席在北京近郊訪問農(nóng)民。
1952年,毛主席在北京近郊訪問農(nóng)民。

1952年,毛澤東為志愿軍歸國代表團文藝戰(zhàn)士代表謝秀民簽名留念。
1952年,毛澤東為志愿軍歸國代表團文藝戰(zhàn)士代表謝秀民簽名留念。

1952年,毛主席在北京與周總理冒雨觀看解放軍體育比賽。
1952年,毛主席在北京與周總理冒雨觀看解放軍體育比賽。

1954年,毛澤東接見抗美援朝英雄黃繼光的母親鄧芳芝。
1954年,毛澤東接見抗美援朝英雄黃繼光的母親鄧芳芝。

1954年,毛澤東在順義縣農(nóng)村視察。
1954年,毛澤東在順義縣農(nóng)村視察。

1955年,毛澤東在南京郊區(qū)饒辰鄉(xiāng)十月農(nóng)業(yè)合作社和群眾交談。
1955年,毛澤東在南京郊區(qū)饒辰鄉(xiāng)十月農(nóng)業(yè)合作社和群眾交談。

 

1956年,毛澤東視察南京無線電廠。
1956年,毛澤東視察南京無線電廠。

左圖:1953年,毛主席在湖北武漢蛇山與小販交談。右圖:1958年,毛主席視察沈陽市小型開關廠(今沈陽二一三電器有限公司),同裝配女工蘇玉春交談。

  左圖:1953年,毛主席在湖北武漢蛇山與小販交談。右圖:1958年,毛主席視察沈陽市小型開關廠(今沈陽二一三電器有限公司),同裝配女工蘇玉春交談。

1956年,毛主席在天津視察工廠。
1956年,毛主席在天津視察工廠。

1957年,毛主席在湖北武漢長江大橋上與群眾交談。
1957年,毛主席在湖北武漢長江大橋上與群眾交談。

1957年,毛澤東和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的“三大”代表在一起。攝影:洪克
1957年,毛澤東和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的“三大”代表在一起。攝影:洪克

1958年,毛主席在湖北視察武昌第一紗廠(現(xiàn)武漢國棉六廠)。
1958年,毛主席在湖北視察武昌第一紗廠(現(xiàn)武漢國棉六廠)。

1958年,毛主席在湖北視察武漢重型機床廠。
1958年,毛主席在湖北視察武漢重型機床廠。

1958年,毛澤東和維吾爾族老人庫爾班·吐魯木親切握手。
1958年,毛澤東和維吾爾族老人庫爾班·吐魯木親切握手。

1958年,毛澤東在長春電影制片廠與小演員談話。
1958年,毛澤東在長春電影制片廠與小演員談話。

左圖:1959年,毛主席在安徽視察工廠時,同煉鋼工人親切談話。右圖:1959年,毛主席在湖南視察韶山,同貧農(nóng)社員親切談話。

  左圖:1959年,毛主席在安徽視察工廠時,同煉鋼工人親切談話。右圖:1959年,毛主席在湖南視察韶山,同貧農(nóng)社員親切談話。

1958年,毛主席在廣東視察。
1958年,毛主席在廣東視察。

1965年,毛主席在北京與生物化學家彭加木親切握手交談。攝影:錢嗣杰
1965年,毛主席在北京與生物化學家彭加木親切握手交談。攝影:錢嗣杰

(責編:常邦麗)

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(wǎng)”或“中國西藏網(wǎng)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(wǎng)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